qye千亿体育-用于控制任意相位和偏振环模式的方位变化完美矢量光束
你的位置:qye千亿体育 > 新闻动态 > 用于控制任意相位和偏振环模式的方位变化完美矢量光束
用于控制任意相位和偏振环模式的方位变化完美矢量光束
发布日期:2025-10-11 16:57    点击次数:195

完美涡旋光束因其独特的环形光强分布(不随拓扑荷数变化)而备受关注,但由于需要精确控制相位和偏振,其产生面临巨大挑战。本研究提出并验证了一种新的完美涡旋光束产生方法,能够选择不同的方位角变化相位梯度和矢量状态,从而实现对完美涡旋光束相位和偏振模式的完全控制。我们利用双功能硅基超表面光学器件,实现了新型完美涡旋光束(称为方位角变化完美矢量光束)的紧凑产生。通过滤波方法对所产生光束进行光学表征,证实了其内在的方位角变化矢量特性。这些光束展现出独特的性质,在光学镊子、低折射率粒子操控、冷原子捕获以及大容量通信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。

Fig. 1. 方位角变化完美矢量光束(AV-PVB)产生的示意图。当设计的超表面被线偏振高斯光束照射时,在焦平面上形成AV-PVB,其相位和偏振特性由超表面设计决定。通过利用超表面光学器件的双功能性(根据输入圆偏振光的自旋状态赋予不同的相位模式),产生完美涡旋光束。通过使用半波片调整入射线偏振高斯光束的偏振角度,可以改变焦平面上的偏振模式,如蓝色和绿色图案所示(分别代表电场的x和y分量)。在超表面后引入一个旋转的线偏振器(其主轴方向如第二行白色箭头所示),可以产生多光斑结构,光斑的大小、旋转速度或方向根据偏振模式而变化。

展开剩余78%

Fig. 2. 超表面产生两个具有单一梯度扇区但拓扑荷数相反的涡旋环。超表面编码的动态相位(a)和几何相位(b)。在左旋(c)和右旋(d)圆偏振高斯光束照射下,超表面光学响应的模拟结果。矢量光束在线偏振滤波前(e1, f1)和滤波后(e2-e5, f2-f5)的模拟(e)和实测(f)强度分布。方位角相位梯度导致电场振幅分量(Ex和Ey)沿环的方位角变化(e1)。通过在不同角度插入旋转线偏振器,实测的光斑尺寸变化(f2-f5)与模拟结果(e2-e5)进行了比较。内环的涡旋(外环的反涡旋)状态产生逆时针(顺时针)旋转。当θ=π/2时,两个环滤波后的方位角强度分布的理论与模拟结果对比(g)。

Fig. 3. 超光学器件生成分为四个扇区的两个环,拓扑荷为零,但呈现出方位角变化的偏振模式。生成处于具有四个梯度扇区(梯度交替反转)的相反矢量状态下两个环的超光学器件的编码动态(a)和几何(b)相位。在左旋圆偏振(c)和右旋圆偏振(d)高斯光束照明下,超光学器件的模拟光学响应。在进行线性偏振滤波(e2 - e5,f2 - f5)之前(e1,f1)和之后,矢量光束的模拟(e)和测量(f)强度。方位相位梯度会使电场的振幅分量(Ex和Ey)沿环(e1)产生方位角变化。在不同角度插入旋转线性偏振器,显示滤波后矢量光束光斑尺寸的测量变化(f2 - f5),以便与模拟结果(e2 - e5)进行比较。在四个扇区的每个扇区中,内环和外环处于相反的矢量状态,导致相反的光斑旋转。对两个环滤波后,当θ=π/2时,方位角强度分布的理论与模拟结果对比(g)。

Fig. 4. 生成具有指数和正弦相位梯度的方位角变化矢量偏振光束(AV - PVBS)的超光学器件。超光学器件施加 l0 = 0、l1 = 3 且相位梯度函数β(·)时的模拟和测量光学响应。在垂直偏振光下,对生成光束的模拟(a1)和实验(b1)测量。Ex和Ey之间的|2l1|变化证实了光束的矢量特性。在环的第一个区域中偏振变化较弱,但随后遵循指数规律大幅增强。滤波后光束表征的模拟(a2 - 5)和实验(b2 - 5)结果。由于环处于涡旋状态,光斑沿与检偏器相同的方向旋转。超光学器件施加 l0 = 1、l1 = 3 且相位梯度函数 β(·) 时的模拟(c)和测量(d)光学响应。Ex和Ey之间的|2l1|变化证实了光束的矢量特性。由于正弦函数的π周期性以及背景电荷l0的贡献,偏振变化不对称。此外,由于上述周期性,当函数的梯度每π改变一次符号时,环会自然地分成两个处于相反状态的子扇区。滤波后光束表征的模拟(c2 - 5)和实验(d2 - 5)结果。当梯度为正时,光斑沿与检偏器相同的方向从-π/2旋转到π/2;否则,它们沿相反方向旋转。实验得到的方位角分布与理论分布吻合良好。当θ = 0时,两个样品滤波后方位角强度分布的理论与模拟结果对比(e)。

Fig. 5. 制备的样品及实验装置。a 为图3中超光学器件的明场显微镜图像。b、c 分别为图4c - e 中所示响应的样品的倾斜视角和顶视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检测图像。d 为矢量光束表征的光学布局。SMF:分布式反馈(DFB)激光器的单模光纤;LF:焦距fF = 7.5mm的非球面透镜;P1:线性偏振片;望远镜系统L1和L2,其焦距f1 = 3.5cm、f2 = 10.0cm;BS:非偏振分束器;SLM:液晶空间光调制器(LCoS 空间光调制器);M:反射镜;QWP1:四分之一波片;HWP1:半波片;4f 系统(透镜 L3 和 L4),其焦距 f3 = 20.0cm、f4 = 12.5cm;D1:可变光阑;MO:超光学器件;OBJ:20 倍物镜;QWP2:四分之一波片;P2:线性偏振片;CCD:电荷耦合器件相机。

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研仪器的进步。凯视迈(KathMatic)自2014年创建以来,一直“致力于高精尖光学测量技术”,已成为集“研发、制造、销售”为一体的国产高端光学精密测量仪器新力量。推出了KC系列多功能精密测量显微镜、KS系列超景深3D数码显微镜以及KV系列激光多普勒测振系统,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成绩。详情欢迎留言咨询!

发布于:江苏省

相关资讯